欢迎访问 养殖政务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互动交流

专家观点 | 胡鞍钢:中国式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独特道路

时间:2024-06-26 07:12:08 作者:admin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特点之一是创新了中国式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独特道路。经过 70多年持续努力,长期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增加值跃居世界前列,谷物和粮食生产总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农业水利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长期持续的良种革命,农业科技进步率不断提高; 长期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农村各类现代化要素持续投入和普及,初步实现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 长期不断推进农民现代化,农村人口向城镇超大规模转移,农村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农民健康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农民教育人力资本持续提高,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村成为国内旅游大市场;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独特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新道路,成为中国式“三农”现代化长期目标与长期主义最好实践。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长期主义

  

  

  202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专门发表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讲话。本文以加快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简称“三农”现代化)为主题,总结新中国70多年来的创新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农”现代化发展历程,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三农”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社会基础,农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人力资本基础。中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式“三农”现代化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必然经历了渐进主义与长期主义的发展过程。所谓渐进主义是指“三农”现代化从量变到部分质变(指发展的阶段性)、再量变再质变的过程。所谓长期主义是指“三农”现代化是指发展的长期性,是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对此中国共产党人有高度的自觉性。

  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指出:“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这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式“三农”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毛泽东特别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由此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里长征之路,作者称之为典型的“长期主义”的现代化道路。1955年,毛泽东提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中国式“三个现代(化)”目标,包括了农业现代化目标,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期战略目标。1964年毛泽东提出了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包括了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到200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世界前列。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同时还指出为实现上述经济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业问题等。从中国农业现代化实际发展成果看,到2000年,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农业增加值相当于1980年的2.63倍,年均增速为5.0%,按2015年美元不变价计算已达到5107亿美元,占世界总量比重从1980年的17.1%上升至2000年的24.4%,始终居世界第一位,相当于世界第二位印度的2.28倍;中国谷物总产量占世界比重19.7%,高于世界第二位美国(16.7%)、第三位印度(11.4%),均高于或接近于中国总人口占世界比重的20.5%;中国人均谷物产量达到了世界人均水平,同年印度人均谷物产量仅相当于中国人均产量的56.3%,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报告还特别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即“四化同步”。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始终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繁荣富强,也没有农民安居乐业,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集中体现在农村城镇化或城市化。为此学术界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总结,如樊丽川、杨云宝认为,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世纪,也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村走向繁荣、农民进入富裕和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世纪。许绍才认为,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切合实际的农村城市化道路配合相应的政策措施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统一起来实现跨越式发展。黄承伟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阐述了“三农”现代化,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建设为中心推进农村现代化,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推进农民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刘剑专门论述了农民现代化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特别强调了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2018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提出了新发展阶段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逻辑关联和总体思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要求,专门设置了33个指标,构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由此给出了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目标的评价体系。

  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是我们认识并展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思路、分析方法和重要成果。为此本文进一步拓展为中国式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对此系统分析、历史总结、总体评价中国式“三农”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与独特道路。其主要结论是:经过长达七十多年的创新实践,特别是21世纪的头二十年,中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人间正道”的“三农”新篇章。

  二、不断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产业现代化,而产业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现代化,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为此,毛泽东等多次提出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目标,首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它又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最大短板,既是重中之重,更是难中之难,这是由中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中国基本国情是,总人口占世界比重的近20%;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为11.6%,比美国这一比重(17.2%)少了5.6个百分点,比印度这一比重(51.9%)少了40.3个百分点;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比重的6.6%,居世界第五位,可再生水资源抽取量占世界比重的14.6%,居世界第二位,排在印度之后;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2012年的7000亿立方米提高至2022年的近9000亿立方米,但全国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更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长期以来中国人地矛盾、人水矛盾在世界人口大国中都是十分突出的。正如1959年毛泽东所言: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1962年,他正式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

  经过70多年,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到目前中国初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业与谷物生产国,以不断提高人均农产品水平养活了14亿人口,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第一,中国农业增加值跃居世界前列。按2015年美元不变价计算,中国农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5107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1.22万亿美元,年均增速为4.0%,高于世界年均2.8%的增速,明显高于美国年均0.7%的增速;中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4.7%降至2022年的7.3%,下降了7.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但这一比重仍高于OECD国家的1.4%,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大规模地推广和应用,农业生产收益是可以持续提高的。中国农业增加值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24.4%上升至2022年的32.0%,相当于美国农业增加值(2021年)占世界比重4.9%的6.5倍,相当于OECD国家占世界比重(19.7%)的1.57倍,相当于印度占世界比重(12.3%)的2.6倍。这一时期中国对全球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高达41.0%,大大高于印度(14.5%)、美国(1.2%)和OECD国家(5.8%)之和(21.5%)(见表1)。中国人均农业增加值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8倍,突出显示了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国民经济基础。

  图片.png

  第二,中国谷物和粮食生产总量一直居世界首位。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1987年粮食总产量突破4亿吨,2007年突破5亿吨,2012年突破6亿吨,2023年达到6.96亿吨,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93千克,明显高于人均400千克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同时中国也是粮食进口大国,2023年进口粮食1.6亿吨,其中大豆进口量占全部进口量的六成以上,2022年中国食品及活动物进口额达到8737亿美元,仅占进口总额的4.8%。由于我国是世界最大人口国家之一,也是世界粮食消费大国,因此实施的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谷物总产量从2000年的4.05亿吨上升至2021年6.32亿吨,年均增速为2.2%,既高于总人口年均0.5%的增速,也高于世界谷物总产量年均1.5%的增速。中国谷物总产量占世界比重从2000年的19.7%提高至2021年的20.6%,相当于美国占世界比重14.8%的1.39倍,相当于印度占世界比重11.6%的1.78倍,也高于中国总人口占世界比重的18.0%瑏瑡,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倍;2000—2021年中国对世界谷物总产量增长贡献率高达22.3%,明显高于美国(10.8%)和印度(11.9%)(见表2)。

  图片.png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早在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国际论坛先驱报》发表《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一文,公开预言:到203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将达到6.51亿吨,而粮食总产量为2.67亿吨,粮食赤字高达3.84亿吨,中国粮食自给率只有41%。当时笔者就反驳:布朗先生将197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当作2030年的粮食总产量的预测,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也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如同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预言:中国共产党政府也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们不仅见证了“艾奇逊预言”的破产,也见证了“布朗预言”的历史唯心论的破产!可以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第三,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除了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之外,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贸易体系以及科研体系更加齐全、更加完整,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充分体现在以下四个主要指标:一是中国作物生产指数(2014—2016年为100)从2000年的62.1上升到2020年的107.7,年平均增速达1.9%。全国棉花产量从2000年的441.7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598.0万吨,油料产量从2601万吨增加至6354万吨,糖料从7635万吨增加至11237万吨,茶叶从68.3万吨提高至334.2万吨,年均增速高达7.5%。中国水果产量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从2000年的622万吨提高至2022年的31296万吨,年均增速高达19.5%。二是中国畜牧业生产指数(2014—2016年为100)从2000年的68.1上升到2021年的108.0,年平均增速达2.2%,明显高于同期美国1.1%的增速,但低于印度的4.3%(见表3),其中肉类产量从2000年的6014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9641万吨,奶类产量从919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4027万吨。三是中国水产品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2003年突破4000万吨,2009年突破5000万吨,2014年突破6000万吨,2022年达到6869万吨。由此可知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超大规模食物生产体系、消费体系、销售体系、质量体系,争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四是我国农产品出口额持续增长,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23亿美元到2022年982.6亿美元,进口总额从48亿美元到2360.6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22年农产品贸易逆差为1378.0亿美元,仅占全国出口、进口贸易总盈余8776亿美元的15.7%。中国既具有世界最大的国内农产品生产能力优势,又具有世界最大规模外汇储备优势,还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增加净进口,相当于通过国际市场间接进口了大量的农田、农业用水以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作为满足国内市场巨大需求的重要补充来源。

  图片

  第四,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全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28318万人上升至2002年高峰年的36640万人,年均增速为1.1%,同期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5.0%,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为3.9%;全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从2002年的36640万人下降至2022年的17663万人,年均增速为-3.6%,同期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4.2%,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高达7.8%,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与同期全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8.4%基本接近。这表明只有减少农民(指农业就业人员),才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才能持续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水平。

  第五,水利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我国的基本水情就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严重不均。早在1934年1月23日,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首次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全国耕地灌溉面积从2000年的5382万公顷上升至2022年的7036万公顷,年均增速为1.2%,约占耕地面积比重达54.9%,高于2021年印度的比重(42.3%)。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占全国农田总数比重的55.6%,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8300万亩。全国农业用水总量于2013年达到顶峰,为3922亿立方米,到2021年已降至3644亿立方米,比2013年减少了7.1%。与此同时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增加值增长了42.4%,这表明中国农业增加值增长与农业用水量首次转向脱钩,进而使全国用水总量于2017年达到峰值,之后略有下降,其中发展节水农业、滴灌农业、设施农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标志着建设节水农业是缓解中国人口与水资源矛盾的根本出路,符合“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简单真理。截至2022年,我国设施农业种植面积4270多万亩,用3%的耕地生产出25.3%的蔬菜产品,相对产出比高达8.43倍。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设施农业种植总面积4270多万亩,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蔬菜和食用菌年产量2.65亿吨,瓜果年产量近0.5亿吨,花卉近300万亩。中国构建了最大规模可持续发展的设施农业,获得了显著的规模效应。

  第六,中国进行了一场长期持续的良种革命。邓小平指出,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他还指出,要抓种子,搞优良品种,要搞好种子公司,繁育良种。中国持续开展一场前所未有的良种革命,即农业科技革命,良种是获得农产品高产、优质的内在因素,先后经历了“户户留种”“四自一辅”“四化一供”、种业产业化发展及种业现代化发展五个阶段,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第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根据农业农村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上升至2022年的62.4%,提高了7.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总体判断,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根据钱加荣等研究结果显示,1990—20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速度为2.44%。2000—2020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35%快速上升至超过60%水平,农业发展方式已逐步实现由早期的要素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不仅证明邓小平所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也证明了“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第一生产力”。

  第八,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12年的57.2%提高至2022年的73.0%,提高了15.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个百分点(见表4)。2022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经超过11.0亿千瓦,2023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就有可能提前达到2025年75%的预期目标,极大地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也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再次证明了毛泽东所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图片

  第九,数字农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数字农业是以信息数字为核心的新的农业生产要素,实行全方位的“耕、中、管、收”环节数字化管理。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信息,在“三新”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6538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8457亿元,年均增速为4.4%,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总数比重从2016年的10.9%下降至2022年的7.0%,这与《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制定的“到2025年达到15.0%”的预期目标差距甚大。2023年全国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2.49万亿元。加速发展数字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大潜力所在,为此国家数据局与有关部门制定了《“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实施“数据要素X现代农业”行动,旨在使数字要素成为新的农业要素,提升农业生产数智化水平,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相关服务企业融合利用遥感、气象、土壤、农事作业、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市场等数据,加快打造以数据和模型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数智化场景,实现精准种植、精准养殖、精准捕捞等智慧农业作业方式,支撑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效率等。中国将在数智化时代成为世界最大的数字农业国。由此,高效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到2023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

  第十,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按2015年美元价格计算,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1437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5609美元,年均增速高达7.4%,大大超过OECD国家年均1.9%的增速;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OECD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从2000年的8.6%上升至2019年的23.3%,提高了14.7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见表5)。今后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农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有持续提高的空间,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更是农民农业增收的重要来源。

  图片

  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研究结果,2019年全国农业基本现代化实现度已达到70.7%;根据农业农村部提供的信息,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而按农业全产业链口径统计,2021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05%。这表明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具备了由世界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基本条件,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这就为未来时期中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世界农业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创新之路。

  三、不断推进中国式农村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最大地区首先是农村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国式农村现代化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第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除了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之外,还需要大力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中国不仅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更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业国家,从农产品的初加工到深加工,包括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重要粮食和农产品主产加工区。大力发展农产品批发业,实施农村电商工程,积极推进县域电商直播,积极发展土特产品网络销售。由于受疫情冲击,2019年之后的三年,农村居民旅游人次与旅游总花费大幅度连续下降,2022年分别相当于2019年高峰的39.1%和36.5%,为此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全面振兴乡村旅游业,实施为期三至五年的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第一步达到2019年的高峰水平,第二步更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业,第三步迈上新的大台阶。

  第二,农村各类现代化要素持续投入与普及。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直接覆盖全国农村地区及全体人口。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末全国通公路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达到99.3%。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信息,2023年1—11月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超过455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6万公里,到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53万公里,计划到2024年底基本实现农村公路危桥全部整治完毕,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约253万公里,仅2022年以来全国农村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均年增1100多万辆,为推进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再次表明“要想富先修路”的简单真理。

  第三,农村地区初步实现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这一方式的重要标志是“通电、通话、通网、通邮、通路、通水、通数”(简称为“七通”)。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信息,2021年全国农村地区分别有99.9%、99.8%和99.9%的户所在自然村实现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和通公路,全国通电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达到99.7%。全国通电话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达到99.5%,全国安装有线电视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达到82.8%,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超过四分之一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2021年全国农村投递路线达到了415万公里,更便捷地实现城乡及全国快递业务,扩大了农产品销售与工业品购买地域范围,仅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就高达1106亿件,是2000年(1.1亿件)的1000倍以上。基本解决农村居民安全饮用水问题,占全部家庭户比重的97.0%。农村地区有94.8%的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农村居民能够享有的医疗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根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预计到2025年,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重达到15%。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其中,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得到更好保障,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总之,农村现代化既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未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基础。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研究结果,2019年全国农村基本现代化实现度已达到53.9%。这将成为2035年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经济社会基础。

  四、不断推进中国式农民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最突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受益最多人口是农村人口。首先是农民现代化,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现代化。在“三农”现代化中,本质上是以全体农村人口(农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诚如温铁军所言:就是长期占中国户籍人口最大比重的农民群体的现代化;而如何促进农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则是“三农”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就是以全体农村人口为中心的现代化,既是“三农”现代化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和发展趋势。

  第一,农村人口向城镇超大规模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总人口一直维持在8亿人以上,到1995年达到8.6亿人的顶峰,随后大规模向城镇净转移,农村总人口数持续下降,到2022年已降至4.9亿人,向全国城镇转移了3.7亿人,超过了美国2022年总人口的3.3亿人。全国城镇总人口从1995年的3.5亿人上升至2022年的9.2亿人,增加了5.7亿人,已经超过欧盟27个国家2022年总人口的4.5亿人。除了城镇新生人口增加之外,主要是农村转移城镇人口,成为农民城镇化与现代化的主要渠道,也成为世界超大规模的城镇化,基本上避免了印度、巴西等上亿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贫民窟”现象。1995年中国城镇化率比世界城镇化率低14个百分点,到2013年中国超过世界城镇化率,再到2022年中国已高出世界城镇化率7个百分点。中国城镇人口总数占世界总数比重从1995年的14.5%提高至2022年的近20%。与此同时,中国农村人口占世界总数比重从1995年的26.3%下降至2022年的15.0%,而印度于2003年超过中国农村人口总数,到2022年高达9.1亿人,占世界总数比重的26.5%,相当于中国1995年农村人口占世界比重,且高于中国8.6亿农村人口总数,成为世界最大的农村社会。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新增291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非户籍常住人口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农村改革持续深化,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这是典型的国家与农民土地承包制度安排的长期主义,至少延续到2050年以后,从而激励农民长期投资、长期收益,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2282元上升至2023年的21691元,按购买力平价因子计算,相当于每人每日收入从2.3国际元上升至14.9国际元,已经超过了世界中等收入每人每日10.0~100国际元的底线。农村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约6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问题。2022年中西部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111元(相当于每人每日10.1国际元),较2020年增长33.5%。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按2022年购买力因子3.85计算,相当于每人每日10.2国际元),较2020年增长33.5%。这标志着中国农村脱贫人口已进入世界中等收入水平(每人每日10国际元以上),彻底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2023年脱贫劳动力务工总规模达到339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12.4%,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2024年要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目前,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2%,是农民增收贡献的大头。超过3/4的农民在省域内就业,超过一半在县域内就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是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主渠道。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从2013年的2.81降至2023年的2.39。

  第三,农民健康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从健康资本水平来看,农村地区新生儿死亡率从1991年37.9‰下降至2022年的3.6‰,已经低于美国2021年的5‰,也低于OECD国家的6‰;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年的100.0‰下降至2022年的16.6‰,已经低于美国2020年的21‰,也低于OECD国家的22‰;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1年71.1‰降至2022年的8.0‰,已接近美国和OECD国家2021年的6‰。根据OECD提供的数据,2019年美国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7%,而中国同年这一比重仅为6.67%。总体上看,中国城乡主要健康指标已经提前接近OECD国家水平(见表6),是全体人民健康福利最大化的重大标志之一。

  第四,农民教育人力资本持续提高。从教育资本水平来看,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2009年的50.9%上升到2022年的89.7%,超过原定2020年的目标(70.0%),2021年农村地区有90.1%的户所在自然村可以便利地上幼儿园或学前班,有91.3%的户所在自然村可以便利地上小学,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2022年为95.5%,达到了原定2020年的目标(95%)。全国高中阶段(15~17岁)毛入学率从1995年的33.6%提升至2022年的91.6%。农村新生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均已达到12年,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也大大提高了全国人口预期受教育年限,根据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人类发展报告2021/2022》提供的信息,2021年中国人口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4.2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2.5%上升至2022年的59.6%,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72%,已接近OECD国家的水平(79%)。

  第五,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首先,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8.9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97.2%,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超过62%,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约100万户。其次,农村厕所革命取得重大进展,2021年,农村居民使用卫生厕所的户比重为82.6%,比2013年提高47.0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农村居民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户比重为67.1%,比2013年提高44.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使用本户独用厕所的户比重为96.8%,比2013年提高4.2个百分点。再有,农村居民饮用水得到极大改善,农村地区有80.4%的户所在自然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2023年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提前两年达到88%的目标,2024年将提升至92%。2022年消除2200余个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91%,农村根本改变了长期以来“垃圾遍地,遍地垃圾”的传统习惯,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处理垃圾革命,农村地区有95.2%的户所在自然村垃圾能够做到集中处理,也是农村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改善的重要原因。最后,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6万公里,这就加速了农村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摩托车普及率,到2022年已经分别达到32.4%和49.0%,两者合计高达81.4%。上述家庭现代化设施迅速普及与不断改善,成为农民及家庭现代化进展的重要标志。

  图片

  第六,农村成为国内旅游大市场。农村居民旅游人次从2000年4.15亿人次,到2019年上升至15.35亿人次,年均增速为7.1%,农村居民旅游总花费从3176亿元上升至9742亿元,年均增速为6.1%,人均花费从227元上升至635元,年均增速为5.6%。2023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次达到8.28亿人次,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52万亿元,广大农民已经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主体,既是旅游者,也是农家乐旅游业服务者,进而促进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建设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举措,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途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成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服务致富的新兴产业,是典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功的中国案例。

  在中国式“三农”现代化中,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使长期占全国户籍人口最大比重农民群体的现代化;而如何促进农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则是不断创新“三农”现代化的关键。

  五、结语:中国式“三农”现代化是“人间正道”

  我国的基本国情始终是“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更少”,而人口多主要是农民多,这就决定了必须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道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毛泽东到历届领导人都是根据中国基本国情,特别是基本农情,在不同发展阶段,一以贯之地都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长期目标,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独特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新道路,成为中国式“三农”现代化长期目标与长期主义最好实践与理论。

  70多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难点、发展焦点始终集中在如何“三农”现代化,同样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成功之处和最显著的特色之处也充分体现在不断创新中国式“三农”现代化,这就构成了“三农”新型良性互动关系:农业现代化直接持续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供养了十四亿超大人口规模的各类农产品,农村现代化又直接持续提高农民的其他非农收入,如农民兴办旅游业又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旅游收入,形成了最便捷的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向农民旅游服务的直接转移支付,成为农民劳动富民、服务富民良性循环的重要渠道。农民现代化不仅持续提高了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劳动技能等人力资本水平,而且也持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成为中国式“三农”现代化的最大动力与最大受益者。

  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史过程,先后经历了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业化,中国产业结构从农业为主到非农产业为主(1953年);第二阶段就业非农化,中国就业结构从农业劳动力为主转变为非农业劳动力为主(2003年);第三阶段人口城镇化,中国人口结构从农村人口为主转变为城镇人口为主(2011年)。这反映了中国式“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逻辑是:产业结构非农化先于就业结构非农化,就业结构非农化先于人口结构非农化,人口结构非农化将是长期的发展过程。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城镇与农村改革,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增加值最大国,确保了十四亿人口的粮食安全。与此相反的是,世界性粮食安全危机更加凸显,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及世界粮食计划署(FAO)《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目前全球约有7.35亿饥饿人口,处于粮食不安全状况的全球人口占比从2019年的25.3%上升至2022年的29.6%。2023年全球面临严重等级的粮食不安全人口超过3.33亿人。即使到2030年,根本无法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SDG)“消除贫困、消除饥饿”两大目标。2022年世界农村人口高达34.26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43%,中国农村人口占世界(农村人口的)比重已降至15.0%,也大大低于印度农村人口占世界(农村人口的)比重26.5%,尽管2022年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总人口,实际上主要是印度农村人口大大超过中国农村人口,相当于中国的1.76倍,而中国城镇总人口相当于印度城镇总人口的1.77倍。2021年,按每人每日2.15国际元贫困线标准,印度贫困发生率为11.9%,约1.68亿人口;按每人每日3.65国际元贫困线标准,印度贫困发生率为47%,约6.62亿人口;按每人每日3.65国际元贫困线标准,印度贫困发生率为83%,约11.69亿人口。

  本文主题是以不断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即“三农”现代化,更好地合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三农”现代化的蓝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一方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更大规模更多途径推进中国式“三农”现代化。另一方面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此,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简称为“三农”三个全面现代化)。这成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难中之难,又是重中之重,还是十分独特的成功道路。

  展望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仍将是中国式“三农”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到那时,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大幅提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广大农民成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主体。从更长远的展望看,到205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农”现代化将取得更大的实质性的进展,全面建成世界农业强国。这正是中国式“三农”现代化的百年“人间正道”!

  【原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编辑 | 王 嘉

  审核 | 黄译萱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xsjl0525/20240620/98468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养殖政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养殖政务网 yz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70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