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养殖政务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四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记事

时间:2024-12-04 11:45:52 作者:admin

  今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有望首次突破百亿斤历史大关;全市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比全国平均高0.99个等级;全市“梨树模式”推广实现适宜地区全覆盖,“梨树模式”升级版典型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一组组数据记录了四平市农业的巨大变化;一个个数字见证了四平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丰硕成果。作为农业大市,四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扛稳扛牢“国之大者”重任,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在乡村振兴火热实践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奋力打好打赢四平经济攻坚战、荣誉保卫战,努力争当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两个排头兵”。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明显、亮点纷呈,奏响了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妙交响曲,描绘出一幅幅多彩乡村画卷。

  向科技要产量 夯实农业基础

  四平市着力破解粮食生产“靠天吃饭”桎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一体应用,多打粮、打好粮,努力让“中国碗”装上更多优质“四平粮”。

  持续加强黑土地保护。坚持治理、保护、利用一体发力,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今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共94.7万亩,全省唯一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落户四平。目前,全市耕地质量综合等级3.77等,比全省平均高0.69个等级,比全国平均高0.99个等级。

  创新打造“梨树模式”。探索出一系列适应山区、丘陵、低洼易涝地区、中低产田改造的黑土地保护创新技术,形成了更加节本增效的“4+X”新模式,全市“梨树模式”推广面积从2020年的366万亩发展到2024年的623万亩,实现适宜地区全覆盖,“梨树模式”升级版典型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打通农田排涝连心渠。持续打响沟渠治理攻坚战、保卫战,坚持以超常规力度、超常规举措整治沟渠,今年全市共整治“四沟四渠”3087公里。3年来,共整治疏通沟渠25191公里,有效破解了沟渠“缺、断、浅、堵”问题,打通了涝区排水系统。今年东北农田沟渠整治防洪涝集中调研活动在四平市举办,为全国农田沟渠整治提供了“四平方案”。

  配套高产先进体系。深入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积极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推广主导品种58个,实用主推技术24个,良种覆盖率实现100%。培育双辽水稻、梨树玉米、伊通玉米3个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区,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密植”等重大增产技术800万亩次。加快建设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以上,基本实现适宜地块100%机械化。

  向特色要质量 推进融合发展

  四平市持续做优农业供给体系,聚焦农业有产量、没效益问题,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格局,开创了特色农业发展新局面。

  延伸畜牧链条。打造畜禽产业融合集群,加快建设梨树百万头生猪、梨伊百万头肉牛、双辽百万只肉羊、梨树千万只肉禽、四伊十万只梅花鹿“五大养殖带”,全市畜禽养殖量全年预计将达到8500万头(只),肉牛养殖量达到183万头。

  发展棚膜经济。打造梨树全域、伊通环长、市区周边棚膜示范区,以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为重点,以梨树县霍家店蔬菜交易市场为补充,构建集种储销于一体的蔬菜产业体系,打造东北地区蔬菜配送中心节点。今年新建棚膜面积4395.2亩、规模棚膜园区4个,全市棚膜面积发展到5.8万亩。

  做强玉米产业。全力做强“一街、两园、百企”玉米产业载体,大力实施“玉米主食化”战略,组建四平优质玉米产品产销联盟,成功建设全国首条玉米产业主题商业街,全市鲜食玉米年加工能力由2021年的3000万棒提升到目前的4亿棒,实现了“从一根玉米到系列主食”的精彩蝶变。

  打造品牌矩阵。深入实施品牌强农、绿色强农战略,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矩阵,持续做强“平地生香”“伊鹿高鸽”等区域公用品牌,“平地生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达到80家,涵盖7大类近千种优质农产品,壮大联农带富领头雁规模。

  向规模要效益 完善服务体系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越来越突出。四平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农业生产关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现代化大农业“领头雁”。

  强化示范带动。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示范体系,做强示范经营主体基础。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6828个,共有各级示范社672个。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5316个,共有各级示范家庭农场591个。有23个农民合作社被评为全省“百强示范社”。

  强化规模经营。通过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形式,发展壮大适度规模经营,打造集中连片、高效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场,全市适度规模经营面积683.99万亩,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

  强化产业融合。创新打造“粮食生产全产业链服务综合体”,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粮食收储”,有力破解了新型经营主体征信低、融资难、收储难等问题,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以上。

  强化优质服务。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通过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政府购买记账服务、落实资金奖补项目等方式,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生产托管、土地入股、带地入社等类型合作,有力推动全市农民合作经营走上健康轨道。

  农业强,升级换代日日新;农村美,和美进步月月好;农民富,稳步增收年年旺。放眼望去,在四平大地上,一项项特色产业正在不断壮大,一个个村庄正铺展着美丽画卷,一张张笑脸正在诉说着幸福巨变。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12/t20241204_90048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养殖政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养殖政务网 yz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70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