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法良机 绘就海门秋收好“丰”景
时间:2024-12-05 17:49:51 作者:admin
今年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和多场台风来袭对海门区秋粮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然而,在海门区委区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应对,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仍能实现秋粮持平略增的目标。近日,常乐镇鑫之海家庭农场水稻正式开镰收割。据农场主张勇汇报,今年农场水稻平均亩产有望达到750公斤,单株稻穗含米量达到150粒。据最新的农情调度显示,海门区秋收进度已达7成,整体进展顺利。全区秋粮种植面积达到49.88万亩,较去年增长了5.3%;秋粮平均亩产386.8公斤,比上年增加5.9公斤,其中水稻平均亩产589.75公斤,比去年增加7.75公斤。
好品种孕好粮
近年来,海门区农业部门积极推动粮食生产的安全与稳定,鼓励种植主体与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适宜本土生长的优质粮食品种。鑫之海家庭农场作为海门区单体较大的稻麦轮作种植主体,通过选种科研院所提供的抗倒伏、耐高温、高产、味佳的水稻种,成功实现了水稻品种的改良与升级,稻麦产量一直稳居全区前列,是海门区举办农业观摩活动的必选地之一。
作为全区粮食生产主体的学习榜样,鑫之海家庭农场也曾饱受良种供应不稳定的困扰。三年前,在海门区农业部门的积极牵线搭桥下,鑫之海家庭农场与邻近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科研院所专家团队根据海门的气候特点、土地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精心研发了抗倒伏、耐高温、高产且味佳的水稻新品种,助力鑫之海家庭农场赢得“产粮大户”的美誉。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海门区积极总结鑫之海家庭农场的成功经验,针对海门沿江城市及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特点,海门区鼓励种植主体因地制宜选择粮食品种。以水稻为例,种植户们要尽可能选择抗倒伏、耐高温、高产的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目前全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占比达95%以上。为确保种植主体获得正规、稳定的种子来源,海门区利用全省各地举办品种观摩活动的机会,帮助种植主体与全省各大科研院所、种子龙头企业洽谈合作。同时,在悦来镇普新村建立了粮食品种评比试验田,统一种植优质粮食品种,为种植主体提供便捷的选种渠道,及时规避种植风险。
好技术管好粮
红红家庭农场是海门区小有名气的种粮主体,近年来持续传来丰收喜讯,亩产数据屡创新高。据红红家庭农场负责人黄华介绍,农场之所以能够持续提高水稻产量,关键在于育苗移栽技术的有效运用。相较于直播种植,移栽技术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能够显著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有效减少田间杂草,预防病虫害,从而确保水稻的高产稳产。
一直以来,海门区大力提倡扩行、增穴、减苗、调肥、控水等技术措施。为保障先进技术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自2022年起,海门区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发布了《全区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的通知》,并个性化建设科技示范基地,为新技术应用提供了直观、可感的展示平台。同时,海门区专门成立技术协调推进小组,组建技术攻关团队,搜集、解决种植户们反馈的各类技术难题。在农闲时,邀请省、市专家来海为种植户们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区镇两级农技专家在农时节点下沉一线,开展高产栽培技术指导服务。黄华表示,通过接受技术培训和农技专家的上门指导,他掌握了施足基肥、化除化控、高质量搁田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得农场种植水稻穗大粒饱,长势喜人。
针对今夏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海门区及时下发《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提醒种植户们采取灌水降温、喷施叶面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措施,减少高温干旱对粮食生长的影响。
好农机护好粮
“粮食生产,农机先行”。据海门街道施成农机服务合作社负责人施明介绍,合作社烘干房现有16台烘干机投入运营,日作业能力是500亩粮食,既可以满足自家的烘干任务,还能为周边种植户提供烘干服务。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当年种植的1000亩水稻因缺少农机而来不及采收和晒干,不仅收益打折,而且耽误了小麦的最佳播种时机。如今,合作社的农机设备已实现了高效下田收割,1000亩水稻仅需两天即可完成采收,显著提升了合作社的农机化水平。
近年来,在海门区扶持政策的支持下,种植主体们积极采购农机设备,推动海门区实现农机更新速度和储备数量的双提升。在今年的“三秋”农忙季,海门区共投入各类农机具1.35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近420台、80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600台、粮食烘干机271台。这些农机设备的广泛应用,为秋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水稻全程机械化率基本稳定在99.8%以上,为秋粮丰收夯实了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4/11/25/art_12435_114277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