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2-16 16:15:00 作者:admin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概括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成就和发展经验,科学研判了“十四五”时期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擘画了“十四五”时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过去五年,是大众旅游全面发展的五年,也是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五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迎接一个大众旅游的新时代”。2019年,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0.06亿人次、1.55亿人次和1.45亿人次,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和出境旅游市场。“十三五”期间年人均出游超过4次,假日旅游成为新民俗,旅游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与早期的跟团旅游、景区观光和集中购物不同的是,游客近年来越来越愿意到访文博场馆、历史文化名城、休闲街区、红色旅游景点,越来越愿意参与非遗和民俗活动,越来越愿意到访承载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现代空间。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市场创新共同作用下,投资机构和运营商创造出了更多“旅游+、+旅游”的新业态,现代旅游业体系初步成型。在过去的两年中,旅游业统筹疫情防控、企业纾困和行业复苏,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游客满意度再创新高。
“十四五”时期,旅游业仍然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人民对旅游休闲有期待,即便是疫情期间,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旅游的向往,“微旅游”“微度假”成为过去两年的热词和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市场基础。即将到来的虎年春节,北京等城市周边的民宿和度假村,已是一房难求,“包个小院过大年”成为家人团圆的新选择。无论是远方的美丽风景,还是身边的美好生活,都是人们愿意欣赏、体验和分享的。《规划》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要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城市、富有文化内涵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要结合长征、长城、大运河、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文化旅游带和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释放新需求,培育新业态,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居民获得感,成为从中央到地方、从系统到行业的共识。此外,产业发展动能有创新,科技和文化全面、系统而深入地推进旅游业的变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更多的机构携资本、技术、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新要素新动能跨界而来。新动能拓展了旅游业的边界,加快了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要坚持人民性、现代化和未来感,奋力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一是坚持大众旅游的人民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要更加关注旅游业在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新内涵和新任务。要看到消费在升级,市场在下沉,城市居民要出游,农村居民也要出游。二是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从国家公园到国家文化公园,从城市到乡村,从戏剧场到菜市场,都将成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要着力培育文化创造和科技创新的现代发展动能,要建设面向新需求、应用新动能的现代市场主体。三是彰显绿色旅游的未来感。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当代旅游发展的行政主体、市场主体和消费主体要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旅游活动的各环节、旅游产业的各要素。旅游业要承担“碳达峰、碳中和”的应尽责任,也要为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转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让广大游客在行程中领略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旅游业要在多边机制和双边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外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旅游故事。(光明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202/t20220208_82708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答好长江大保护历史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