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养殖政务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殖安全

实施“口粮安全”战略,夯实现代化基础

时间:2022-03-29 05:36:24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他在很多场合都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全会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对粮食安全问题又作了深刻阐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这是总书记基于国内粮食生产的“紧平衡”和目前动荡的国际环境作出的客观、正确判断,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

  粮食安全作为广东现代化最重要的基石,必须不断巩固、提高其“抗震”能力

  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常住人口第一大省,2021年户籍人口接近1亿,常住人口超过1.2亿,每年的粮食消费总量在5500万吨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呢?广东一个省的粮食需求,差不多是浙江、福建和海南的需求总和。因此,粮食安全作为广东现代化最重要的基石,其重要性无须赘述。必须认真领会、贯彻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结合广东农业资源的实际,不断巩固、提高粮食安全的“抗震”能力。

  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普查,目前广东的耕地面积2852.87万亩,水田2061.25万亩,另有草地357.77万亩、园地1987.13万亩、林地16188.8万亩。早、晚两造水稻的播种面积理论上可以达到4122.5万亩,以400公斤的单产计算,广东水稻年产量可以达到1649万吨。但是,2021年,广东粮食播种面积只有3319.6万亩,产量只有1279.9万吨,其中水稻1104.4万吨。所以广东水稻其实还有500万吨左右的生产潜力,而且其他粮食品种如玉米、番薯、豆类和茶油、花生(可以部分替代大豆)也有很大的生产潜力。口粮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广东实现粮食安全要优先实现“口粮安全”。

  按照平均的口粮需求150公斤标准计算,广东的口粮需求总量在1500万—1800万吨,目前的缺口是220万—520万吨。因此,广东实现“口粮安全”的目标难度也不很大。综合农业资源条件,尤其是对旱地、草地、园地的利用,在不影响蔬菜、水果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广东粮食生产潜力完全可以达到2000万吨,同时将年产量稳定在1700万吨左右。为此,必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目前还必须解决以下“拦路虎”。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一,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实现水稻生产的连片化、规模化。农地的细碎化生产在广东相当普遍,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飙升,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增加,进一步引发面源污染,降低农产品质量,而且意味着水稻生产几乎没有任何规模效益、结构效益。这是农民撂荒水田或农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各地推广“生产托管”,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农民获得规模性收益、降低生产成本。但是,由于承包权的“物权化”,“生产托管”不断遭遇交易成本难题。各个承包户有权参与“生产托管”,其实也有权拒绝“生产托管”,由此,“生产托管”难以稳定,也难以推广。所以,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探索“确权不确地”等新模式,为“口粮安全”扫清各种制度性障碍。

  第二,建设2000万亩高标准农田,“藏粮于地”。2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是水稻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目前农地大部分都是细碎、杂乱的农户承包田,远远没有达到连片、规模、水利、科学的基本要求,更没有按照“田成方、渠成网、林成行、路相通”的标准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水利问题很难解决。很多村庄,政府投资建设了干渠,但无法进行维护和管理,也无法兼顾千差万别的“插花田”“插花地”,导致粮农的水稻生产困难重重。这需要由政府主导,根据各个村庄的资源特征,出台村庄的高标准农田规划和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新时期的“农田基本建设”,从而为“口粮安全”奠定牢固的农地基础。

  第三,重构高效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藏粮于技”。粮食生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特征,尤其是现代粮食生产。因此,技术的推广、咨询非常重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没有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没有家庭农场,就没有现代农业。而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定需要政府的扶持,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因此,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很重要一点就是要重构广东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良种培育与推广体系、栽培技术推广与咨询体系、农机与收储服务体系、农资服务体系等,全面解决农户或家庭农场不能解决的生产、销售难题。中国有制度优势,完全可以比国外的合作社、综合农协等做得更好。

  第四,在粮食主产县、镇恢复农校,“藏粮于教”。目前的粮农,生产主要靠传统和经验,不仅导致了农资的浪费,而且也影响水稻的生产质量。为此,培训职业农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并且这种培训不应是一次性的,而是常态性的;不是学历培训,而是职业培训、技能培训。这就要求在粮食主产地区逐渐恢复农校,“藏粮于教”。将来,凡是种田大户,流转土地或申请补贴,都必须持证上岗。在广东,以2000万亩计算,至少需要培训100万稻农。这些经过培训且有丰富大田经验的稻农,是广东实现“口粮安全”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目前,广东已经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口粮安全”,广东的粮食安全就会进一步巩固,就可以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容面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波谲云诡。(南方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ncpzl/202203/t20220315_82830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养殖政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养殖政务网 yz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70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