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直播回顾 | 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广东乡村振兴?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来了!
时间:2022-07-23 16:06:33 作者:admin
为促进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部署和推进落实情况,7月20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召开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以下为新闻发布会图文直播回顾
主持人梁友强: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紧接着,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省农信联社等8家金融机构分别制定了《乡村振兴行动方案》,为我省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政策制度基础。为促进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的政策部署和推进落实情况,今天,我们联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在这里举行第二场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省农信联社负责同志参加,发布各单位支持乡村振兴的行动方案推进落实情况。
首先,我介绍一下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卓凯先生、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邓竞先生、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李钢先生、省农信联社副主任吴为民先生。
《实施意见》和8个配套行动方案印发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各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稳定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截至2022年6月末,广东涉农贷款余额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成立了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并推动金融机构“四个走进”等系列活动,打造“政银保担基企”全方位金融支农大格局。
下面有请各单位介绍行动方案实施情况。现在请卓凯先生发布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
卓凯:我行研究制订了《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十四五”时期金融支持广东乡村振兴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突出四部分内容:一是明确融资支持重点,聚焦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三大领域13个重点方向,二是明确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我行将投放乡村振兴贷款1000亿元,三是用好配套政策及模式,四是丰富综合金融服务工具。
自《行动方案》印发以来,我行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一是统筹谋划,探索市场化融资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重大项目。支持增城区供水设施提升、城建设施完善、环保设施补缺,有机整合分散在284条村的108个垃圾污水处理项目,破解工程体量小而散、单个子项目融资难等问题。支持花都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项目,从顶层设计入手,打通城乡生产要素跨界流动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花都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因地制宜,差异化构造策划支持一批县城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补短板项目。支持珠海市斗门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支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支持中山东凤镇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利用永益村工业园用地,建设智能家居和家电产业园。支持河源江东新区临江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和乡村旅游进行有机结合,并引入研学旅游元素,以“城乡基础设施+新产业新业态”的方式,结合全域旅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三是创新理念,助力地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与省市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结合地方乡村振兴规划及各区县功能定位,锁定目标合作区域,推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支持茂名滨海新区EOD乡村振兴项目,推动下游产业运营收益反哺上游生态治理成本。对接佛山水环境整治项目融资需求逾百亿元,首期项目惠及南海区狮山镇62个社区、28个行政村,覆盖人口超过80万人。
四是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在规划编制、方案策划、模式设计、人员交流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广东省国家储备林建设,支持省内首个国家储备林项目在梅州落地、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首个国家储备林项目在肇庆落地,建设国家储备林32万亩。
主持人梁友强:现在请邓竞先生发布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
邓竞:去年,建行广东省分行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相关工作要求,专门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行动方案》,积极践行“新金融”服务理念,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效能,提升金融资源投入。在党建合作方面,我行以党建为“媒”,开展了“党建聚农、千村共建”活动,组织全行基层党支部按照“一支部一村”的原则与省内1323个行政村开展了结对共建。
在涉农信贷方面,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今年6月末涉农贷款总量达到1500亿元,当年新增425亿元,半年增速39.5%。其中农户信贷总量达到571亿元,当年新增276亿元。全省57个县域地区贷款余额达1623亿元,当年新增144亿元,增速10%。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及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超过300亿元;有效丰富乡村金融产品供给,围绕线下“乡村振兴产品包”及线上“裕农快贷产品包”重点推进金融产品创新落地,目前产品包产品数量已经超过20余个。
在服务渠道铺设方面,目前全省设有“裕农通”服务点2万个,村委服务点1万个,布放“裕农通”智慧终端5000台。一方面丰富了服务点的存、贷、汇、缴、投等基础金融服务功能;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创新“裕农通+智慧社保”模式,实现社保查询、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便民服务功能。
在乡村平台搭建方面,一是积极参与省级平台搭建,上半年成功上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资金监管平台,跟进粤农服农业生产托管平台,积极参与省农业农村厅公共数据资源政银互动示范应用项目。二是截至2022年6月末,建行三资平台全省上线70个,实现20个地市签约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基层政府的管理效率。三是全省范围内打造建行“裕农优品”电商服务平台,地市层级上线如汕头阳光村务、中山智慧鱼塘等特色乡村平台,探索“新金融”实践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我行采取了多项工作举措,一是在经营思路上“求变”,深入践行新金融“科技、普惠、共享”的三大服务理念,践行“普惠性”将全行乡村振兴工作重心从“双大”客户向“双小”客户转变,今年以来将“裕农快贷”等农户信贷专属产品利率价格进一步下调,上半年涉农贷款增量当中的65%为普惠个人类贷款;践行“科技性”做好线上场景的搭建,通过新农直报系统补贴数据直连率先推出“冷链补贴贷”产品,同时借助农业保险数据直连创新推出“险贷直通车”服务;践行“共享性”不断探索整合各种资源,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共建“广东农业农村创业学院”,携手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联合调研,共建“乡村智库”,开拓“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二是在服务手段上“求新”,持续加大涉农信贷领域服务产品创新力度,今年以来我行先后创新推出“产业链快贷”“农担E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为各类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小微涉农主体及农户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此外,还与省农担公司合作累计服务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300余家。
三是在重点领域上“求突破”,如在河源实现全省首笔撂荒地贷款业务投放;全面对接广东省新成立的11个预制菜产业园,制定《预制菜产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与省农业农村厅、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共同签订《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板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助力农业投融资精准对接;与省林业局共同筹建“广东省油茶产业联盟”并签订合作协议,推出“油茶产业金融服务产品包”,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批量信贷支持;与省农业农村厅签订《全面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合作协议》,大力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壮大。
主持人梁友强:现在请李钢先生发布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
李钢:我行充分发挥中国邮政与邮储银行联动协同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独特资源禀赋和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研究制定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关于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共19项政策措施。第一部分是突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每个县域支行建成不少于2个乡村振兴特色金融机构网点,建成不少于30个移动支付受理环境示范县。第二部分是抓好重点措施,从做好县域金融服务、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13个方面提出具体支持措施。第三部分是落实配套政策。第四部分是做好组织保障。
15年来,我行立足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打造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下沉金融服务中心,全力做好“五个角色”,全面支持乡村振兴。一是做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重要供给者。我行依托深入村镇的网点布局,持续提高网点覆盖率,在省内(不含深圳)共设有营业网点1926个,其中农村地区网点1079个,占比超56%,有效解决县域、村镇的金融服务空白问题。在持续深耕物理网点的基础上,打造专属“三农”信贷服务队伍,全省“三农”金融服务人数占行内员工总数的13%。大力推动农村区域银行卡受理渠道建设,农村区域银行卡受理渠道数量(含ATM、POS机及其他受理终端)达7369个。
二是做好农村信用体系的主力建设者。我行积极在县域地区应用移动设备,为广大农户提供开户、信贷等金融服务。目前,全省累计建成信用村1.9万个,建立信用户档案近29万户,线上信用户贷款授信超8亿元。
三是做好农村经营主体融资的重要供给者。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创新创业群体等主体,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重点涉农行业,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建设行动。截至2022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92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例约20%;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86亿元,居国有大行前列。小额贷款业务自开办以来,累计放款超3600亿元,笔均金额23万元。
四是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积极助力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共同打造专属惠农结算工具“乡村振兴联名卡”,为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围绕广东特色产业,创新开发“陈皮贷”“荔枝贷”“罗非鱼产业贷”“南药产业贷”“生产托管贷”等信贷产品。创新成立了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特色支行——邮储银行广东肇庆德庆县官圩乡村振兴特色支行;成立了全国首家碳中和支行——邮储银行广东茂名高州市长坡碳中和支行。
五是做好“三农”金融服务的稳健守护者。应用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初步形成了以移动展业为载体,以“专职贷后+智能外呼”为手段,搭载智能风控模型预警,贯穿业务全流程的风险防控体系。目前,我行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十四五” 时期,我行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监管部门具体要求,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积极支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群体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建设行动、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力争“十四五”时期每年涉农贷款投放不低于300亿元,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主持人梁友强:现在请吴为民先生发布省农信联社《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
吴为民:今年初,省农信联社发布了《广东农信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充分发挥服务乡村振兴主力银行作用,以“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不低于1万亿元信贷资金为总抓手,从金融资源投入、金融产品体系、金融基础服务、金融制度机制等4方面安排了26项具体措施,聚焦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产品稳产保供、特色农业现代化等8个重点领域。今年以来,广东农信认真落实《行动方案》,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深度和广度,推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926亿元,占全省比例超过30%,同比增长10.46%;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1578亿元,同比增长37.19%。
广东农信聚焦“三农”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一是支持农产品稳产保供。聚焦春耕备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重点领域,创新多个信贷产品,发放贷款超300亿元。二是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三年内投放500亿元支持广东渔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上半年发放45亿元,同比增长49%;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上半年发放贷款25亿元,同比增长100%;支持生猪养殖业发展,创新活体抵押“生猪贷”产品,为8481户养殖户发放74亿元贷款,等等。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聚农通”跨县集群系列服务品牌,支持全省产业园贷款余额770亿元,入园主体5700家。四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支持新型主体5006户、余额299亿元。五是支持就业创业。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2.22亿元,全省占比60%。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就业工程发放贷款192亿元,支持1.33万专业人才创业致富。
实施“户户通”工程,推进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深入推进“广东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程,实施以“一支部、一特派、一体机、一平台、一授信”为核心的农村金融基础工程,构建“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乡村服务格局。目前各农商行总行党委与1100个镇街党(工)委、全省80%的行政村党支部开展共建,“三资”平台对接覆盖率95%,出资投放“粤自助”政府服务机1.98万台、提供了211项政务服务和17个金融服务项目,派驻1.42万名乡村金融特派员进入全省各行政村提供服务,对全省近40%的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776亿元,有效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
落实稳经济增长“24条措施”,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结合《行动方案》,省农信联社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乡村振兴稳经济增长的实施意见》,即“稳经济增长24条措施”,认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全力以赴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到稳“三农”基本盘,力争今年累计投放乡村振兴领域信贷超2500亿元;稳市场主体,今年以来,支持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5874户,涉及贷款金额339亿元;稳项目开工;稳消费需求;稳创新发展;稳灾后复产,针对最近汛期和台风“暹芭”灾害,立刻启动抗灾复产专项行动,走访了近2万户受灾企业和农户,发放贷款近8亿元。
主持人梁友强: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答记者问
南方日报记者: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如何发挥遍布乡镇的网点优势,做好县域金融服务?另外,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探索?
李钢:我行成立以来,一直坚守服务“三农”定位。一是强化基础服务能力。依托遍布城乡的网点布局,将金融服务辐射到所有村镇。全省(不含深圳)共设有营业网点1926个,其中农村地区网点共计1079个,占比超56%,服务个人客户数超7000万,有效解决县域、村镇的金融服务空白问题。二是强化信贷服务支撑。打造专属“三农”信贷服务队伍,全省“三农”金融服务人数占我行员工总数的13%,持续优化升级信贷客户经理网点下沉管理机制,将信贷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三是助力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积极推进县域地区移动支付场景示范县建设,每个示范县内均有一个以上网点商圈及5个以上生活场景,覆盖有效商户超过2500户。大力推动农村区域银行卡受理渠道建设,农村区域银行卡受理渠道数量(含ATM、POS机及其他受理终端)达7369个。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我们把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数据赋能,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研发推广各类线上产品,为农业企业提供高效服务。我行推出的“极速贷”产品,客户通过手机银行或者微信银行纯自主线上操作,最快10分钟可以生成贷款额度,该产品被评为“2020-2021年度最受欢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品(金奖)”。二是创新赋能,结合广东特色产业生产规律,不断拓宽抵质押物范围,积极探索各类信用类信贷产品,创新开发“陈皮贷”“荔枝贷”“南药产业贷”“保农振兴贷”等。三是完善“三农”金融数字化运营体系,加大线上贷款投放,进一步延伸邮储银行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全力解决农业融资难题,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南方农村报记者:请问广东省农信联社,当前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的进展如何?作为广东农村金融的“毛细血管”,省农信联社接下来将如何打通农村普惠金融“最后一百米”?
吴为民:广东农信推进“广东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程,就是要发挥广东农村金融的“毛细血管”作用,充分利用我们遍布全省近6000个网点、6000多个服务点,将金融服务送达每一个行政村、每一个农户、每一位农业经营主体,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户户通”具体包括“五个一”(一支部、一特派、一体机、一平台、一授信)工程,推动各市县农商行“党组织党建共建、金融特派员进村、政府服务自助机投放、三资平台系统对接、整村授信”5个全覆盖。
截至目前,各农商行总行党委与1100个镇街党(工)委、全省80%的行政村党支部开展共建,“三资”平台对接覆盖率95%,出资近2亿元投放“粤自助”政府服务机1.98万台,提供了211项政务服务和17个金融服务项目,派驻1.42万名乡村金融特派员进入全省各行政村提供服务,对全省近40%的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776亿元,初步搭建“全省一盘棋、城乡一张网”金融服务网络,打造了“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乡村服务格局。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1+1+9”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金融支农促进会会长“两个作用”,以持续落实《行动方案》为抓手,坚守支农支小定位,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在服务“广度、深度和精度”下真功夫、硬功夫和苦功夫,让“最后一百米”走得更顺畅、更扎实。
凤凰网记者: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作为在粤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请问当前有哪些政策工具专项服务乡村振兴?
卓凯: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最大的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基础设施银行,高度重视“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在服务支持广东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努力发挥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战略性与创造性的独特作用。当前总行针对乡村振兴领域共出台了超过15项专项贷款政策工具,对乡村振兴项目在资源保障、贷款定价、评审条件、贷款期限等方面予以差异化倾斜支持。
我行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振兴乡村发展、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领域,不断充实乡村振兴领域政策“工具箱”。一是主力承办助学贷款,坚持“应贷尽贷”,推动“流程再优化、服务再下沉”,让助学贷款政策惠及更多困难家庭。自2007年以来,我行累计发放助学贷款82.4亿元,支持学生119万人次,覆盖全省127个县区和135所高校。二是设立春耕备耕专项贷款,支持农业企业日常经营,保障粮食安全及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农业生产顺利开展。三是开展“百县千亿”专项金融服务,以县域垃圾污水处理专项贷款支持县域、辐射农村的标准化先进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体系建设,以及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四是积极运用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支持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现代化自主创新和保障供应能力。五是发挥涉农转贷款优势,对城商行、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信社批发提供1-3年整体授信,以转贷款精准滴灌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六是持续做好东西部协作,以产业协作、基础设施协作专项贷款政策鼓励东部企业赴西部投资;扎实推进劳务协作,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建立合作机制,助力就业困难人员跨区域稳定就业。
广州日报记者:“三农”领域“融资难”问题向来突出,究其症结是农业风险大、抵质押物缺乏,信贷风险难以把控。那么,广东农信有何解决办法?取得哪些成效?
吴为民:针对“三农”“融资难”痛点、堵点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农信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一是点多面广,熟悉农村现状、农业特变和农民需求;二是机制灵活、决策“短频快”,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推进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实现融资产品本土化、链条化、改良化、批量化、数字化,有效支持产业振兴发展。近年来,广东农信开发支农支小特色金融产品800多个,累计投放规模1000多亿元;其中“生猪贷”“陈皮贷”获得“广东最受欢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品(金奖)”。“十四五”时期,广东农信将计划投放超过1万亿元的信贷资金,全力支持乡村振兴。
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举措解决三农“融资难”痛点问题:一、推动担保资产本土化,有效拓宽农村市场抵质押资产范围;二、推动信贷产品链条化,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扩面增量;三、推动传统产业改良化,支持农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四、推动融资产品批量化,支持农村企业发展壮大;五、推动信用信息数字化,有效提高农户融资便利度。
新华网记者:针对农业发展、农村产业建设,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创新推出了哪些产品?如何为农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金融支持?
邓竞:在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方面,近年来,建设银行结合农业农村特点,重点打造了两大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包”:“裕农快贷”(线上)产品包和“乡村振兴贷”(线下)产品包。此外,广东省分行近年来围绕耕地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发展等政策热点领域先后创新推出“复垦贷”“惠农贷”“产业链快贷”“农担E贷”等多项特色信贷产品,其中:在河源实现全省首笔“撂荒地复耕复种”项目贷款投放,在云浮落地全省首笔“信贷直通车”业务;为养殖领域龙头企业温氏、天农等链条合作养殖户创新发放全线上供应链贷款。
在农业产业园及龙头企业服务方面,目前我行已为全省超过200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50家农业龙头企业累计授信达320亿元。一方面是围绕全省范围内的海洋渔业、岭南水果等主导型产业类别提出整体服务策略,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逐户对接金融需求;二是聚焦全省范围内如预制菜等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类别,联合专业机构开展行业政策研究;三是组织各地市分行至少选取当地一个优势产业领域,制定“一业一策”服务方案;四是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保障力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包括信贷规模优先保障、准入条件适度放宽、利率价格优惠下浮在内等系列差异化扶持政策,进一步将信贷资源优先投向全省农业产业园及龙头企业。
主持人梁友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在会后向相关发布人了解。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4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xwfbh/content/post_39780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