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徽一张耀眼的“名片”
时间:2022-07-30 13:13:12 作者:admin
“这十年赶上了党的好政策,农民确确实实尝到了种粮的甜头。”69岁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种粮大户徐淙祥告诉记者。这些天,他成为全国媒体追捧的“明星”,每天前来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
种粮“明星”层出不穷
原来,今年喜获夏粮丰收的徐淙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十多年来从事粮食生产、帮助群众脱贫等情况和体会。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回信指出:“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徐淙祥是旧县镇张槐村村民,却不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一直潜心钻研农业科学技术,2010年牵头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当地种粮大户,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等荣誉称号。2011年4月,习近平到张槐村考察时,曾向他和乡亲们了解小麦种植情况。近些年,徐淙祥的示范田屡屡打破安徽省高产纪录,他被当地称为“麦王”“玉米、大豆状元”。他所总结出的小麦绿色高效节本增收种植规程、小麦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及栽培法,被农业农村部门印发成小册子,在当地村镇推广。
在江淮大地上,像徐淙祥一样的种粮大户、种粮能手有很多。他们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带动当地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得实惠,助力端稳端牢“中国饭碗”。芜湖市湾沚区的全国劳模杨良金也是其中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投身早稻高产新品种的研发培育就一直不停歇。年逾七旬的他仍然情牵粮食,创办“农匠”班为当地的种粮大户、合作社社员免费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对粮食的情结是深之又深,特别希望在有生之年把‘接力棒’传递下去。”杨良金告诉记者。
强基础保障多打粮
滁州市定远县蒋集镇境内1.5万亩高标准农田上种植的水稻一望无际,39座古色古香的桥梁、凉亭穿插在绿色的水稻田间颇有诗情画意。“以前这里是高低不平的坡岗地,农民种田只能‘靠天收’。高标准农田改造以后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引得众多农业企业前来竞拍土地流转权。”定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会明介绍。“补丁田”变大田,坡田变平田,新整的沟渠流入清淤扩挖后的“当家塘”,“羊肠小道”般的田埂变宽敞的机耕道,大型收割机、播种机等机械,一路呼啸直接开到田地里。丘陵变平原,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美了乡村,更为农民增收致富插上了“金翅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安徽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明白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千方百计建设高标准农田,筑牢粮食生产基础。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5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56%,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1-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20%。整合资金,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标准由1500元提高至2250元,有效推动耕地质量提升。
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这十年间,粮食大省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通过“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抓好工作落实,粮食总量屡创新高,实现“十八连丰”,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省粮食总量由2012年657.8亿斤增加到2021年817.52亿斤,增长24%,总量排名由第7位提高到第4位;粮食播种面积由2012年9933万亩增加至10964.4万亩,增加1031.4万亩,常年居全国第4位;粮食单产由2012年338公斤/亩提高至2021年372.8公斤/亩。
让种粮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不仅要多打粮,还要打好粮。安徽开创品牌粮食工程,打造安徽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味稻、加工专用稻生产基地。2021年选择10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市、区、场)推广优质专用粮食标准化种植,共落实专用小麦种植面积2682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2380万亩,分别占其播种面积的62.8%和63.0%,绘制优质专用小麦(水稻)种植地图,引导用粮主体实现按图索“麦(稻)”,带动种粮群众增收超120多亿元,皖粮品质与效益持续提升。
涡阳县店集镇宋牌坊村村民宋来宝是“90后”农民。2010年,高中毕业的他从父亲手上接过“接力棒”,并逐年扩大种植规模。2014年,宋来宝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耕种土地由当时的1300多亩,逐渐扩大到如今的3000余亩。今年午收,宋来宝种植的小麦亩均产量超过750公斤,其中2000多亩为种子公司订单小麦“烟农2121”,单产最高超过900公斤,一个午季就收获了200多万公斤的小麦。
“一开始种植时,经验不足,良种不多,小麦亩产在500公斤左右。”宋来宝说,10年间他亲身见证了小麦亩产的巨变后,他更意识到种子作为农业“芯片”的重要性。“今年小麦亩产量是合作社史上最高的,主要秘诀就是选对了种子。”宋来宝告诉记者,该农场选用的小麦品种都具有分蘖成穗率高、丰产稳产性好及抗冻、耐干旱、抗病害性能强等特点,“良种配良法”实现了大丰收。宋来宝种的优质小麦都是订单种植,不仅产量高,市场价格也比普通小麦高。“每公斤多卖0.3元,一亩地能多收200多元,3000余亩小麦就能多卖60多万元。”宋来宝高兴地说。
宋来宝种粮的效益一年超过一年,吸引了周边农户的注意,纷纷上门“取经”。“合作社用什么种子、打什么药、施什么肥,周边村民都跟着学。”宋来宝说,合作社吸引了50多户农户加入,还为周边村民及百亩种植大户提供半托管式服务。“村民加入合作社,每年每亩地保底收入800元,去年还有300元分红。今年收成好,一季小麦就能分红300元。”宋来宝告诉记者,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5位股东年均分红40万元左右。
种子“芯片”攻坚克难
江南眼下正是晚稻移栽的最后关键时期。7月5日下午,在位于芜湖市弋江区白马街道新义村的安徽袁粮种业科学研究院核心科研育苗基地,村民们正低头弯腰娴熟地起秧、捆秧、分秧,按区域进行拉线手工插秧,确保最后一批39个品种近3万株秧苗“对号入座”试验田。
“这批39个晚稻品种主要为‘芜湖大米’量身定制,聚集了优质、香型、长粒、抗病等优良基因。”研究院院长乔保建告诉记者,这些新品种大多培育了四五年时间,今年开始进入全国“考试”,将在长江中下游7省市26个试验点进行两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只有顺利通过测试,综合指标达标后才有资格通过国家审定,准许用于市场推广。”在同一块试验田中,每种秧苗都被随机分在3个小区,每个区域定植255株,村民们需严格按区域将做好标记的秧苗准确栽插,保证行距、株距、株数一致。如果发现错号、错苗、倒苗,要立即拔除,重新扶苗栽插。为了保障各品种试验结果的公平,减少田间试验误差,从播种到插秧,都只能舍弃先进便捷的机器,采用“个性化定制”的传统人工方式。
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的乔保建从事水稻科研及品种推广工作近30年。为了水稻研发,他从家乡河南来到安徽芜湖定居,只为跟随袁隆平院士的步伐。“从事农业科研及推广工作近30年,深切感受到中国农民的不容易,看到了他们的朴实无华、忠厚诚实,看到了他们的默默付出,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收果实的喜悦。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农民的辛勤付出增收增效,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通过这种方式体现而倍感欣慰,收获的是满满的成就感。”乔保建感叹道。如今的他身兼袁隆平企业院士工作站站长、安徽省科技特派员等多重身份,坚定着事业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全力以赴推进安徽种业振兴,全省种质资源保护水平明显改善,育种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良种生产供应能力全面提高,种业企业综合实力稳步壮大,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取得长足进步。截至目前,安徽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数(10家)和上市企业数(2家)分别占全国1/10和1/5,已连续3年成为全国水稻种子出口第一大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正稳步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跨越。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3666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