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 | “果味村庄”飘出振兴“鲜香”
时间:2024-03-26 12:55:59 作者:admin
定安县黄竹镇白塘村探索“鲜果+旅游”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引客来
白塘村村民展示莲雾。
■ 记者 李豌 特约记者 孙国富
3月20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进定安县黄竹镇白塘村,畅通的沥青道路两侧,一棵棵完成套袋的莲雾树上,红色果实从袋子透明处影影绰绰露出。远近闻名的“莲雾村”,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莲雾丰收。
这一天,白塘村奇石村民小组村民陈元兴,正在离家不远处的莲雾地里除草、浇水。“尝尝吧!在我们富硒土地上种出的黑金刚莲雾,又脆又甜又多汁!”站在莲雾树下,陈元兴一边挑出一个已红得发黑的莲雾递给记者,一边乐呵呵地算起了账,“现在种了200多棵黑金刚莲雾,一共大约10亩地,好时节一年两茬能收获4万斤鲜果,按均价每斤10元计算,保守估计,一年差不多能卖四五十万元。”
如今,走在白塘村,由于发展莲雾产业,四处皆已陆续盖起楼房,看不到近20年前遍地瓦房的场景。“曾经我们还是一个没有产业、没有人气的革命老村,主要靠传统的橡胶种植为生。”今年50多岁的王俊从1994年至2010年担任白塘村党支部书记,经历了白塘村最初的蜕变。
此前,一位台湾水果商在琼海种植莲雾,售价可观,让王俊和整个村委会有了新想法。“白塘村临近G98环岛东线高速路黄竹出口,距离琼海只有几公里,很方便就能上门求教。”王俊说。
然而,彼时莲雾还十分稀有,1棵苗售价达8000元,岛内亦缺乏相关技术。为了改变白塘村积贫积弱的状态,白塘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村干部自掏腰包购买数十棵苗木在自家试验种植,同时以到台湾商人莲雾基地打工的方式,学习种植技术;待技术成熟后,再由村干部及种植能手带头扩大种植,并向全村有意向者提供苗木和种植技术,逐步吸引更多村民开始种植莲雾。
随着莲雾种植走向规模化,该村逐步围绕“一村一品”创建模式,利用“互联网+”网络营销模式,与返乡大学生、电商合作,打响“白塘莲雾村”品牌。
但依赖单一产业仍存在较大发展风险。“后续,村委会持续推动引进荔枝种植技术培训等,逐步在本村发展起以莲雾、荔枝为主,菠萝蜜、柠檬等多种热带亚热带水果为辅的多元水果种植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现任白塘村党支部书记何声思说,目前,全村共种植热带水果6000多亩,成为名副其实的“果味村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十多年前的不足7000元增长到如今的2.3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种植莲雾、荔枝等热带水果超过2万亩,创收累计超亿元。
随着水果产业的振兴,近年来,该村还着力发展“庭院经济”,在村民房前屋后种植经济价值高、效益好、销路畅的荔枝、山竹、杨梅等多种水果,致力于将白塘村打造为集种植生产、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庭院经济示范村庄。
2015年起,以白塘村为核心点,黄竹镇于每年5月打造水果采摘节,以农文旅融合推动水果增效、果农增收以及旅游餐饮服务业创新发展,持续打造“鲜果+旅游”模式,重点打造集鲜果销售、采摘和乡村体验为一体的“果味村庄”,每年采摘节当天可吸引游客上千人次。2022年,引进海南省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县内“水塔咖啡”品牌在本村打造一座装配式建筑水塔咖啡屋,依托本地水果优势,开发水果茶及水果风味咖啡,进一步探索培育乡村特色产业项目新模式。
产业之外,乡村治理亦呈现出全新面貌。2023年4月,白塘村成立“三问”工作室,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有效搭建“两代表一委员”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联系群众的平台,共安排21名各级代表委员驻点。“每月第一个周三是‘接待群众日’,以轮值形式轮流安排‘两代表一委员’接访基层党员群众,深入了解并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何声思介绍,截至目前,工作室解决群众问题诉求13个,涉及关爱留守儿童、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邻里纠纷调解等多方面。
(定城3月24日电)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403/t20240325_36284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